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历史故事 >古代有“人口普查”吗?

历史故事《古代有“人口普查”吗?》

栏目:历史故事|发布:夏玖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23】篇文章
日期:2021-12-07|来源:杂文选刊|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夏玖发布历史故事《古代有“人口普查”吗?》,内容如下: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其实,我国自古就有“全国人口普查”,只不过其核心目的不是调查人口情况,而是防止老百姓偷税、漏税。

隋文帝建国之初,全国人口有四百万户。到了隋炀帝的大业年间,人口骤增到八百九十万户。短短二十多年间,人口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些新增的人口中,一部分是新出生的,一部分则是刚统一的南方人口,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全国人口普查”搜索出来的。

为什么人口还要搜索呢?因为中国古代有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老百姓“隐匿户口”,其目的是逃税和逃役。古代赋税有两种征收标准:一是“税人”,即人头税,是人就得交税;二是“税地”,即土地税和财产税,有钱人多交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头税是古代最主要的税种,徭役、兵役的征发也是以人头为标准。由于以人口作为征收对象,户籍就显得十分重要。掌握了户籍数,国家的税收和兵役就能得到保证,政权就能稳定。也正因如此,古代政府非常重视给老百姓订立户籍,即“编户齐民”.

然而,每当战乱或饥荒时,户籍人口就会大量减少。有些是死了,更多则是逃往外地,成了流民。流民在新的生活地是没有户籍的,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报立户籍,因为没户籍就不用交税了。乱世年代,国家掌握的户籍人口数量和实际人口数量会严重不符。“桃花源”里的民众,就是古代的偷税、漏税分子。

没税的生活,老百姓很“嗨皮”,皇帝却很崩溃。没人当兵,没人交税,皇帝就成光杆司令了。所以,古代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全国人口普查,审核并订立户籍。隋朝统一后,结束了魏晋以来的国家分裂状态,政局重新趋于稳定,政府管控力增强。这一情况下,隋朝政府进行了中国古代最为着名的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这就是大业五年的“大索貌阅”.

所谓“大索”,即大规模地搜索人口,针对“户口多漏”现象,找出那些隐匿户口的人,给他们订立户籍。所谓“貌阅”,实际就是看人的相貌。既然人都找出来了,你按人口征税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看相貌呢?难道是根据相貌收税吗?还真是这样!

除了隐匿户籍的方法,中国古代还有另一种常见的逃税方法——谎报年龄。古代的人头税,针对不同年龄的人,征收标准是不一样的。以汉朝为例,对十五岁到五十六岁的人口征收算赋,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对七到十四岁的未成年人口征收口赋,每人每年二十钱;对五十六岁以上的老人免税。如果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国家还会给予养老补助。如汉文帝下诏: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赐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历代都是类似的征收标准——未成年减税,成年全税,老人免税。

古代的成年男子是纳税和服役的主体,被称为“丁”或“成丁”.历朝历代成丁的年龄标准不同,有的时候是十五岁,也有十八岁或二十岁的。这样的政策下,一些老百姓为了少交税或不交税,就会谎报自己的年龄,逃避“成丁”.日本学者池田温在研究唐朝人口情况时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十九岁的人口特别多,远超其他年龄的人口比例。这是因为唐朝的成丁标准是二十岁,很多人即便超过了二十岁也谎报自己十九岁,以逃避全税。

所以,古人真的希望自己永远十九岁,不仅年轻,还能省钱。古代统计户口时,都是老百姓自己上报家庭成员情况,称为“手实”.为了防止老百姓谎报年龄,隋朝在“大索”的同时也进行了“貌阅”,把十九岁的人口都召集起来,由官员看长相,看你到底像不像十九岁。除了十九岁以外,五十九岁、六十九岁等节点年龄也要貌阅,防止你谎报高龄以逃税或冒领养老补助。

由此看来,古人还真是看相貌收税。如果某家的孩子长得着急,十三岁的年龄便长了一副三十岁的面孔,那就对不住了——您得交全税。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lishi/696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历史故事标签:历史揭秘
夏玖发布的其他历史故事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