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历史故事 >古代香囊里的文化

历史故事《古代香囊里的文化》

栏目:历史故事|发布:醉唐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6】篇文章
日期:2022-01-03|来源:文史博览|作者:李学朴|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醉唐发布历史故事《古代香囊里的文化》,内容如下:

香囊,又称为“佩香”“ 佩帏” 或“容臭”,亦即今日人们常说的“香包”“ 香袋” 等,它与琼瑶、玉环、香帕等都是古人重要的佩饰之一。

追溯香囊的起源,恐怕要把历史翻回先秦时代。《尔雅·释器》上说:“妇人之纬,谓之缡。”所谓“缡”, 又称“香缨”, 实际上是用五彩丝线制成的首饰物,是已婚妇女的标志。按照古代礼节,新娘见公婆,都要佩戴此种饰物。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香袋”, 又称“香囊”,《 孔雀东南飞》云:“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不仅实现了香袋与香料的早期结合,而且它再也不是妇女装饰的专有品,甚至出入朝廷的命官也要佩戴香袋,以示尊贵和儒雅。唐代妇女的饰物有了进一步的演变,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 白居易《醉后赠人》诗云:“香球趁拍回环匼,花醆抛巡取次飞。”

古代的香囊往往用锦缎做成,绣着精美的图案,里面放满植物香料,满是芬芳。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礼记·内则》就规定:“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这里的“容臭”就是香囊,“臭” 读“嗅”, 气味的意思,就是说年轻人清晨起来,去父母处问候,都要随身佩戴香囊等物品,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那么,古时候人们在香囊里装的什么香料?从唐苏鹗《杜阳杂编》中所记可见一斑:“咸通四年,同昌公主出降……乘七宝步辇,四面缀五色香囊。囊中贮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另一方面,拜考古所赐,我们能看到古人的香囊实物。1975年,福建福州黄升墓中曾出土了7件宋代妇女所佩的香囊。香囊实物近似方形,长5厘米,宽4.8厘米,正面中央绣有鸳鸯一对,上下贴绣莲花荷叶,鸳鸯用钉金包边,花叶用钉铁梗线包边,敷彩,口部用褐色双股线编结6.7厘米长的花穗。香囊内附有一个罗方口袋,口沿缀有彩凤纹附耳,两面均用线扎捏成4行16朵凸起的花朵,非常精巧。黄升是宋代宗室赵与骏的原配夫人,从中可见当时上层妇女对香囊的喜爱。

到宋代,香囊的使用就更普遍了。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京师承平日,宗室戚里岁时入禁中,妇女上犊车,皆用二小环持香球在旁,在袖中又自持两小香球。车驰过,香烟如云,数里不绝,尘土皆香。”那香袋里的香料成分一般是雄黄、艾叶末、冰片、藿香、苍术等。明代《山堂肆考》一书记载说:“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

明朝初年,文学家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提及当时年轻人的服饰:“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这话是说,宋濂的同学们都穿着锦绣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可见香囊为当时人所必戴之物。

明清章回小说中也经常有小姐送书生香囊私订终身的情节。如《金瓶梅》第三十一回,写小厮书童的“白滚纱漂白布汗褂儿上系一个银红纱香袋儿,一个绿纱香袋儿”, 于是,丫环玉箫向他要香袋,两人借此打情骂俏;卷十八《情疑类》,说有一人为河伯女仙延至,并行夫妇之礼。三日之后,即发遣他回家,“妇以金瓯麝香囊为婿别,涕泣而分”; 古典名着《红楼梦》第七十回写,傻大姐拾得了一个“十锦春意香袋”, 结果闹出了一场抄检大观园的风波。抄检时,又从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的箱中搜出包袱,里面是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贴儿。贴上写“外特寄香袋一个,略表我心”。从中可见,香囊早成了男女感情联系之物了。

古人多喜欢用香囊、荷包、罗衫、汗巾等贴身之物来表达爱情、传递爱情,其实至今也莫不如此。清代诗人朱彝尊在他那着名的《风怀二百韵》中就描绘了香囊在男女感情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毫尖渲画笔,肘后付香囊。诀绝分沟水,缠绵解佩璜。”诗中的香囊和玉佩是男女互换的信物,可见其珍重和宝贵。而明邵灿的《香囊记》,更以香囊为线索,贯穿全剧。可见香囊的别用——作为定情之物,竟然反客为主,到近现代其定情功用成为主要功能了。

清代以降,按照民间古老风俗,人们常用艾叶、菖蒲扎成剑形条束,悬挂在门上或床前。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喜欢用五彩纷呈的丝线绣个香袋,挂在孩子们胸前,以示驱邪辟疫。民间在每年端午节前后佩戴香包也自有其道理。时值天气逐渐变热,疾病多发之时,佩一香包,可以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消爽神志的功效。据说,在陕西,这古老的香囊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当地女儿出嫁,香囊是必备品之一。因为它既实用,可以插针缠线,又美观,可供观赏玩味,更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驱除邪气、渴望幸福、吉祥如意的民俗意愿。

香囊演进的历史,实际上反映着人们生活中传统习俗在演化。从起初只具有装饰的功能,继而成为宫廷贵族的必备品,然后再成为人们祭祀先贤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象征物,同时也是人们驱病祛邪的武器。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lishi/893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历史故事标签:民俗故事 历史知识故事
醉唐发布的其他历史故事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