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人生故事 >小南瓜的大舞台

人生故事《小南瓜的大舞台》

栏目:人生故事|发布:火锅饺子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105】篇文章
日期:2021-12-26|来源:上海故事|作者:王研|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火锅饺子发布人生故事《小南瓜的大舞台》,内容如下:

故事人物:汪易楠,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中职生)十佳“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传承文化奖”。

从迪士尼公主到闺门旦姐姐

说到最萌杜丽娘,大部分人眼前一定会浮现那个上海进博会宣传片里,在水榭楼台间的扮着杜丽娘挥舞纸扇的大眼萌娃,叫道,哦,原来是她!

她叫汪易楠,艺名小南瓜。故事开始的时候,只有6岁。和所有爱美的女孩一样,沉迷于迪士尼动画片里漂亮公主的美丽造型,在妈妈的陪伴下,报了表演班,在话剧《睡美人》和《公主与野兽》的角色中,小小满足了自己的公主梦。很快,她又被茶馆戏台上,闺门旦那长长的水袖、流光溢彩的头饰、咿咿呀呀的唱腔吸引了目光。

“妈妈,台上的姐姐好美丽,比艾莎公主还要好看,我也想像她们一样。”

“这是昆曲的闺门旦,不是《冰雪奇缘》的公主。学戏啊,要吃很多很多苦的,你呀,算了吧。”

妈妈盛黄琳是广告人,作为一名戏迷,她很高兴女儿第一次看戏就对昆曲一见钟情了。但,表演和学戏相比,光靠喜欢,是远远不够的。6岁的孩子吃得消吗?会半途而废吗?

三个月后,经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她带小南瓜去上了人生中第一堂戏曲体验课。下了课,女儿坚定地告诉她:“妈妈,我想好了,我要学唱戏!”

那就学学看吧,她习惯顺其自然。再说,人生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她觉得,那些五岁半学完小学1-6年级数学、背过新概念英语一二三册的牛娃标杆不是她的目标,每个人的人生题型都不一样,因势利导才是良方。昆曲可谓中国戏曲美学的最高典范,孩子喜欢美,那就在学习传统戏曲的过程中,教她审美。学会发现美,欣赏美,领悟中华传统品格,听上去,也意义非凡。

梅花香自苦练来

女儿上课的时候,老师会拍视频教学,回到家后,陪着女儿一起温习动作。慢慢地,盛黄琳这个戏迷也涨了不少知识。比如,涮腰、朝天蹬、四连击看着难度大,但都属于腰腿功,练好腰腿功,难度自然就低了;一出《贵妃醉酒》选段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每一个吐字,要转三个调,只要有一丝差错,分就会被扣光。只有每一次步态、肢体、吐字、眼神配合得十分到位,才有台上一分钟的收放自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是说说而已。小南瓜的戏曲老师,都是科班出身,对学戏曲的孩子,要求自然不低。

一天,在练《挡马》的时候,有一套亮相动作,转圈连接高踢腿。每一次转完,汪易楠都忘记手的摆位,老师说了几遍,急了,拍打了一下小手。小南瓜愣住了,硬是忍住没掉眼泪。下课后人少了,老师一安慰,小南瓜哇一声爆发了。就在老师担心小南瓜会因为吃不了学戏的苦,再也不来了的时候,第二天,小南瓜以连贯许多的动作,打消了老师的担忧。

学戏有多苦,妈妈盛黄琳最清楚。形体训练,吊嗓练声,唱念做打,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汗水。老师一招一式地教,孩子十遍百遍地练,和同去学戏的孩子相比,小南瓜的领悟力算快的,但扎实的功底,更需要实打实的汗水和时间。

开始学戏之后,盛黄琳常被女儿的坚持感动。劈不高叉,就在脚下垫瑜伽砖,从一块垫到四块。涮腰总摔,蹦起来继续,从一圈到连涮十几圈。每天平均5小时的基本功,是6岁孩子雷打不动的日常。她的日常,除了带女儿从一堂基础功课到另一堂单项课,就是从一间练功房奔波到另一个老师家。每堂课一个半小时,路上却要花几个小时,女儿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三餐,是路上的休止符,作业,是路上的伴奏曲。她和孩子就像刚开始跑八百米的选手,没有高端外挂装备,一边探路一边跑,哪里有坑,哪里有岔路,全靠自己一步一步踏出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快,小南瓜已经可以独立表演昆曲《牡丹亭·游园》《长生殿·小宴》的片段曲目了。看着孩子一招一式颇有模有样,盛黄琳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rensheng/832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1 2下页
阅读相关人生故事标签:成长故事
火锅饺子发布的其他人生故事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