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我在南方向故乡张望

文摘精选《我在南方向故乡张望》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四叶星光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114】篇文章
日期:2022-02-19|来源:青年文学家|作者:李阳月|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四叶星光发布文摘精选《我在南方向故乡张望》,内容如下:

蒿子粑粑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蒿子粑粑”这四个字时,一股久远的香味从记忆深处袅袅飘出,让我不由深深地嗅了嗅鼻子。此刻,南方四月的阳光在窗外明亮地照耀,千里之外的皖西老家四月的样子,我闭着眼睛也能想象得出—乡村广袤的田野中,油菜花遍地怒放,那灿烂的金黄,晃得人睁不开眼睛。蜜蜂嗡嗡地在花丛中飞舞,太阳晒得人昏昏欲睡,春意浓得有些化不开。

而蒿子粑粑这道儿时的美食,就诞生在这个最美的季节里。

蒿子粑粑,顾名思义,就是将蒿子作为原料之一,与米面及其他佐料相混合做成的粑粑。一到春天,家乡的野地里、田埂上便长出蒿子来。大人们便带上小孩儿,挎上竹篮,拿上剪刀或是小铲子,去采摘香蒿。蒿子有很多品种,有些品种的蒿子味道怪怪的,不适合拿来做粑粑。香蒿或者白蒿,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正是这股独有的清香,让普通的米面粑粑有了亮点和灵魂,成为一道传统的民间小吃并得以流传下来。

蒿子采摘回来后,其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捣揉—在石板或是案板上捣碎、搓揉,排出其中深绿色的苦汁。野生的香蒿虽然有一股香味,但毕竟是野菜,茎叶中都含有苦汁,直接食用会感觉苦涩。通过捣揉、淘洗,去除苦涩,保留清香,拧成团状,即可备用。

民间小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就地取材,蒿子粑粑的原料也一样。除了蒿子是从野地里采摘的,做粑粑的主原料米面,用家里的大米磨碎即可。为了让蒿子粑粑更有香味,一般都会加点腊肉进去。腊肉都是自家腌制的,春节过后,一般家里都会剩下一些。做蒿子粑粑的腊肉,一般会选带些肥肉的,肥肉出油多,而米面吸油,制作出来的味道更佳。但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腊肉也是稀缺品,做蒿子粑粑也只会放一点点。有时候,一块粑粑上面连一个肉丁都找不到。

腊肉切成碎丁,放到锅里炒出油。这时候,厨房里便会升腾起呛人的油烟和香味。然后往锅里加水,把捣揉好后的香蒿放进锅里,用筷子把拧成团状的蒿叶搅散。煮开后,往锅里放入米面,再加些葱蒜,用锅铲搅拌,让蒿子、腊肉和米面充分混合均匀。搅拌好后的米面出锅,盛放在一个大盆里,就可以做粑粑了。

蒿子粑粑有种吃法,可蒸、可煎、可炸。煎、炸都需要消耗菜油,所以我们小时候家里一般都做最低成本的蒸粑粑—锅底放点水,然后沿锅的四周贴满蒿子粑粑,盖上锅盖,灶堂里架上柴火蒸。当粑粑贴锅的一面变得金黄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我们兄妹几个总是围在灶台边,等着蒿子粑粑出锅。妈妈一揭开锅盖,大锅里顿时腾起一股热气,接着就是扑鼻的香味。那种混合着蒿子、腊肉的香味,是那时候春天里最让人期待的味道了。那阵子上学,我们的书包里都少不了要揣上几个蒿子粑粑,有时候干脆把它当作早餐。早晨,小伙伴们走在上学路上,边走边啃蒿子粑粑。有时候还互相交换着咬一口,评论一下家长们的手艺。

关于吃蒿子粑粑的习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老家的说法是:临近清明的时候,为防止自己的魂魄走失,每年的三月初三要吃蒿子粑粑,把魂魄“粑”(粘)住。而且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把鞋子倒扣着放在地上,同样是为了“扣”住自己的魂魄。概括来说,就是保平安的意思吧。

离开老家到南方后,就很少吃到蒿子粑粑了。有一次,居然在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中,看到了介绍家乡的蒿子粑粑,当时差点流泪了。现在老家的政府为了开发乡村旅游,还策划举办了“蒿子粑粑节”,把这普通的民间小吃推上了时代的大舞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蒿子粑粑可能会越来越商品化,配料、工艺、口味都可能会有变化。但不管如何,我心中的蒿子粑粑永远会是妈妈做出来的那个样子、那种味道,它与乡音、乡情一起定格成永久的记忆,不会更改一分。

没有空调的夏天

南方的夏天,整座城市仿佛成了一台巨大的烤炉,不用扇风,也炭火通红,热浪一波一波地往外涌。置身户外,仿佛行走在烤炉上的铁丝网上,不用多久,身上就滋滋冒油,再撒点孜然,喷香的“烤全人”往桌子上一躺,刀叉就会循味伸过来了。这个季节,要是没有了空调,很多人估计都会产生活不下去的念头。

夏天的夜晚,我躺在清凉的空调房里,时常也会想:小时候没有空调的夏天,我是怎么过来的?

童年、少年时代的农村,还处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前,我们那里的农村还没有通电,家里能跟电(严格来说是“电池”)扯上关系的家用电器就只有收音机和手电筒了,电风扇、空调、冰箱啥的都还是传说。老家那时候种双季稻,最热的七八月份恰恰要抢收、抢种,俗称“双抢”。哪怕是午后烈日当空,大人们抓起草帽往头上一扣,拿起擦汗毛巾往脖子上一挂,就大步流星地出门往田里赶。此时,路面已被晒得烫脚,水田里的泥水也是烫的,我的父母和乡亲们就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中忙碌着……

还干不动农活的童子军们,在“双抢”季节里有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给在田里劳作的大人们送茶水。一般是在下午三四点钟,我们一群小孩子顶着烈日,提着装满茶水的瓦罐大茶壶,小脸晒得通红,吃力而又小心地走在田埂上。大人们接过大茶壶,啥也不说,抱起来仰起脖子对着壶嘴猛灌一通……有时候实在热得顶不住了,大人们就找一个附近的池塘或是水渠,跳进去,浸泡一下,降降温,然后就穿着湿衣服继续干活。一身沾满泥巴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不知要反反复复多少回。

劳累了一天,太阳落山,吃过晚饭,暑气仍未消散,屋子里依然热得像蒸笼。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便搬起竹凉榻,来到开阔的打谷场上,开始一天难得的休闲活动—乘凉。那时候的夜空是澄澈的,天幕上缀满星星,虽然遥远,但似乎每一颗星星都很清晰,都在晶亮地眨着眼睛。银河烟云浩渺,不见首尾,在天幕上无声地流淌。而乘凉的人们从不会去探究什么星座、星系,谁绕着谁转,谁离谁多少万光年,他们更关注庄稼的生长及收成,他们更愿意倾听田野里虫子的鸣叫。

乘凉是夏夜对待炎热最好的办法,用我妈妈的话来说,把身上凉透了,让心安静下来,即使家里热,回到床上也能睡踏实。当没有条件给身处的环境物理降温的时候,只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从心静处寻找清凉。那时候的农村虽然物质贫乏,但人们的欲望也很浅,守着土地,种着庄稼,粗茶淡饭,贫苦却也简单。

土地的基因是淳朴的,耕耘的人和生长的万物都传承着这种基因,这是乡土原本的模样。如果时光能倒回儿时,我希望能再过一个那样的夏夜,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我躺在竹凉榻上,仰望星空,静听虫鸣,体验“心静自然凉”的美妙境界。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1277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1 2下页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散文随笔
四叶星光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