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慈母手中线”,我们可能没读懂的一句诗

文摘精选《“慈母手中线”,我们可能没读懂的一句诗》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不负韶华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44】篇文章
日期:2019-03-10|来源:互联网|作者:未知|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不负韶华发布文摘精选《“慈母手中线”,我们可能没读懂的一句诗》,内容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就是《游子吟》,作者孟郊。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足足五十岁,已到知天命的年纪。这是孟郊写给母亲的一首“迟到的诗”。

孟郊很小时父亲去世,他是被母亲拉扯大的,他还有两个弟弟。孟郊的家,是唐朝诗人里最穷苦的人家之一。他父亲生前是昆山尉,在县里工作,薪俸本来就微薄。父亲早逝之后,仨男娃要吃饭、要受教育生活有多艰难,大家可以想象。

可孟郊的母亲硬是有本事,家里再苦,也没让孩子中断学习。孟郊六七岁时就“色夷气清”,气度不凡,长大后更是文才出众。母亲鼓励他读书考试,对他寄予了很大期望。

要出远门了,母亲一针一针,给他缝着衣服。针脚尽量密一点,尽量结实一点,因为这件衣服,儿子要穿好久。这一幕,长久地留在了孟郊的记忆中。

我们可能以为,孟郊一走出家门,就靠着才华一举得中、金榜题名,戴着状元帽去迎接母亲。可真实的人生总是残酷得多,孟郊的奋斗之路非常苦。

他在写给自己的诗里,说了真话:“长为路傍食,著尽家中衣。”——肚子都吃不饱,经常求人赏饭。至于衣服,也只有临行前母亲缝的那一件。

老妈给缝的衣服,成了关于家的最深记忆,反复出现在他的诗里。他说到商山的风雪很大,很冷;他还说到出门太久,衣服断了线,有的地方还破了;在寒冷的晚上,他冻得睡不着,坐着等待鸡鸣。

一转眼,少年成了中年,他的朋友王涯、韩愈等都中了进士,韩愈还足足比他小十八岁。孟郊当时愤懑吐槽,诗曰:“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

永远不会嫌弃他的,是家里的老母。岁月流逝,母亲年纪大了,皱纹深了,已经慢慢拿不动针线、缝不了衣服。可她一直安慰和鼓励着儿子,尽管孩子已年近五十,一事无成。

贞元十二年,在母亲的鼓励下,两鬓已见斑白的孟郊再次背上行囊,踏上征途。韩愈记录下了这一幕,他说孟郊“年几五十,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这一次,孟郊终于考中进士,老咸鱼算是翻身了。又四年后,他得到了一个溧阳尉的微小职务,并把母亲接到了身边。

作为诗人,他给了母亲一个最简单,也最隆重的欢迎仪式——诗歌。这首诗,就是《游子吟》。诗中重现了老妈当年缝衣服的情景。

这才是《游子吟》的真正故事。这首诗,不是少年之作,不是孩子写给老妈的懵懂作文,而是一场迟到了多年的报答,是一首多年游子和母亲团聚的诗,是一次弥补人生遗憾的欢迎仪式。

少年人写诗给老妈,多半会写“男儿立志出乡关”之类,大谈志向和抱负。而往往只有经历了世事,体味了人间炎凉,更体味到母爱的珍贵,也更加有能力报答的时候,才会写出沉重如山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15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唐诗故事 孟郊故事
不负韶华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