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站了37年

文摘精选《站了37年》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初心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67】篇文章
日期:2023-09-20|来源:思维与智慧|作者:立新|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初心发布文摘精选《站了37年》,内容如下:

两年前,我搬进新家,看到了周师傅在小区不远处开的“木子理发店”。在那儿理过几次发后,感觉不错,价格合理亲民,理得也很好,于是决定把头交由周师傅理,每月都去他那儿。

去的次数多了,便跟周师傅熟悉了起来,成了朋友,也知道一些关于他的故事。今年57岁的他,从20岁时就开始给人理发,“我的第一个店开在省委大院附近,当时叫‘木子发廊,生意很好。”周师傅说,那时自己年轻,每天站着工作十多个小时,一点都不觉得累,“改革开放不久,我是第一批开理发店的个体户,有钱赚!”

但几年后,房东不愿意把房子租给他了,周师傅只好搬店,“搬店三年穷啊,得重新找店面,然后装修,购买新设备:椅子、镜子、转灯牌……”最主要的是,因此而丢失了很多老主顾,“理发都是就近,他们不可能大老远地去我新店里理的,我只能重新一点点地积累顾客资源。”

25岁,周师傅结婚了,婚后爱人也成了一名理发师,两人把理发店经营得风生水起。但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又搬了一次店,搬到儿子学校附近,吃住都在店里,只为接送孩子方便。

“实际上,只能说是送,很少接过。”每到放学时,夫妻俩就有点着急,因为店里的生意忙根本走不开,只能让孩子自己走回来,如果没及时回来,就担心孩子在路上出事,心里扑通扑通地跳,觉得对不起孩子。

孩子上中学后,周师傅又再次搬店,在中学附近开了新店,曾经的顾客资源再次丢失,“没办法,一切为了孩子,离他近些,心里就会踏实一些,愧疚感也会少些。”

早些年,市场监管不规范,周师傅经常被各种卡要和为难。现在的这个店,是周师傅经营的第4家店,已经租了13年了,顾客大都是附近的住户。为了不让顾客流失,6年前,周师傅开始建微信顾客群,目前他已建了8个群。“每个群里有七八十人,都是我的顾客,我经常在群里发红包,提醒他们有空来理发,怕他们不来,去别家理。”

周师傅也有些“铁粉”,住得较远,但每月都会开车来理发,就是因为信任他,“有个小伙子5年前常在我这理发,后来他留学去了,没想到回国后,他还愿意来我这理发。还有好几个小伙子,结婚的头也在我这理的,这让我感到很自豪、很骄傲。”

除了儿子结婚他歇业了一天外,37年来,周师傅几乎从未休息过,年三十、正月都不例外,也从未外出旅行过,“没法歇,天天都有人来理发,总不能让他们白来一趟吧。”

从早年的“木子发廊”到后来的“木子理发店”,再到现在的“木子美容美发店”,周师傅说,变的是叫法,不变的是多年如一日的坚守,“有的祖孙三代人都在我这里理过发,有些人,我是看着他们的头发一点点变白的,直到最后再也不用到我这里来理发了。”

周师傅从不会推销卡,他理发规规矩矩,本本分分,认认真真地守着老手艺,不搞花里胡哨的,翻新不多,也因此自感跟不上现在的潮流,“有些年轻人进来理发,从头到尾都在表达不满,说我这也理得不好,那也理得不对,我只能笑着赔礼,顾客是上帝嘛。”

日日需站着,站久了难免会腰酸背痛,脖子不舒服,周师傅说,他也曾厌倦过理发这门手艺,觉得它太乏味,重复性太强,也因没有休息日而对不起妻儿,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每天结束工作后,他还是要认真地扫清地上的每一根毛发,再仔细地擦擦剪刀,给剃须刀上上油,为第二天的开门营业做准备,为一家人的明日谋划。

又累又乏味,一站就是37年,虽不是很喜欢,但却依然坚持在做,周师傅也应该算得上是个了不起的匠人吧。

没错,将平凡的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认真做,就是了不起。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2061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生活随笔
初心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