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构筑内心的桃花源

文摘精选《构筑内心的桃花源》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阿百雅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86】篇文章
日期:2023-12-12|来源:小品文选刊|作者:流沙|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阿百雅发布文摘精选《构筑内心的桃花源》,内容如下:

有人推测,唐朝诗人张继在写《枫桥夜泊》时,心境处在焦虑之中。“月落乌啼霜满天”,说明月亮快要落山了,时间接近凌晨,但诗人还是睡不着。如此可见,他已经失眠大半夜了。

诗人为什么焦虑到睡不着呢?有两种普遍的说法,一种说张继落榜返乡,船到姑苏城外停靠时,心情落寞,于是有感而发;一种说当年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士子们大都逃往江南躲避战乱,张继就是其中的南逃士人。那年秋天,他搭乘的船夜泊苏州,感怀山河破碎,于是真情流露,写下千古名篇。

纵观唐诗和宋词所表达的情绪,一大部分诗词中都有描写各种焦虑情绪的句子,焦虑是诗人和词人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也是大量名篇创作的源起。

那么镜头聚焦现在,对比今人和古人,今人是不是比古人更焦虑?也许无法准确地比较,但人类的情感是一致的,焦虑总是与人如影随形,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外界的风吹草动就是焦虑的源头。换言之,焦虑的第一大诱因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影响。

焦虑早有其定义,是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从这定义来看,今人或比古人更焦虑。不仅仅因为时代发展加快,日新月异,每个人的际遇变动增多,还因为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每天接受大量各类信息的轮番轰炸,比起古人,今人的心境受外界影响的概率呈几何级数增加。而在古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安史之乱”发生后,因为当时信息传播手段落后,近一个月后,江南民间才得知消息。后知后觉也是一种福气。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就描写了一种“信息传播闭环”现象,文中这样写道:“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从文中能看出,陶渊明其实把医治焦虑的“药方”开出来了:不接收外界信息或者选择性接收信息,人人都可以生活在自恰的桃花源中。

古人因为落后的交通和信息传播方式,反而能构筑起一个物理层面的世外桃源,而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互联网把人们覆盖在一张大网之下,各种信息快速流畅地传播,“大风恢恢”,谁都躲不掉、逃不掉。

在同一个时间节点,若是在古代,一个生活在北方的人不知道一个生活在南方的人的日子好不好过。而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一个北方人开了一家饭店,月入3万元,他觉得非常幸福和美满了。但有一天,他一刷手机,发现在一个南方城市里,一个在路边卖煎饼果子的老妪也可以月入3万元,他的幸福感可能一下子就崩塌了。所以,一个现代人要筑起一个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世外桃源”是非常困难的。那些能真正摆脱焦虑的人,往往是一些善于认清传播本质,有选择性接收信息的人,这需要一些精神上的修行。

我们所需要的修行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不过是守得住本心、忍得了孤独、耐得住寂寞。虽然简单,但要做到极其困难。网上有句十分流行的话:“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其实,故人必然会散,时光却是可以缓的,就在于你能否守得住本心,面对信息轰炸不为外物所惑。如此,焦虑便如普通感冒,不用太在意;如此,心中的桃花源才能遗世独立,岁月不侵。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2228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杂文随笔
阿百雅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