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

文摘精选《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易行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88】篇文章
日期:2023-12-08|来源:读者|作者:严飞|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易行发布文摘精选《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内容如下:

如今,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电商购物节,甚至连“七夕”这样的传统节日也被商家打上“中国情人节”的标签,而与“消费”挂钩。很多人早早在电商平台购物车里加入心仪已久的商品,焦急地等待购物节打折的那一刻。这种看似理智的消费方式,实际上背后还是冲动的荷尔蒙在作祟。

在当下,消费越来越多地主导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你能不能消费,消费了什么,似乎构成了你的社会地位、身份与声望。为了追求这样的地位、身份、声望,我们对商品越来越迷恋、越来越依赖,也越来越需要用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装点自己的生活。这种对商品的迷恋和崇拜,它背后的理论,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理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因为马克思提出,商品拜物教是“揭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的神秘性的基本工具”。大家也许会好奇,我们购买的商品只是一件物品,看得见、摸得着,怎么就变成了“揭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的神秘性的基本工具”了呢?这种神秘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这得从商品的生产方式说起。

商品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劳动生产的本质应该是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和目的,这时的劳动是私人的。但到了商品经济的环境中,人们实际上是互相为对方而劳动的,劳动就不再是私人的了,而是具有了社会属性,也具有了交换价值。所以,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时,就不再仅仅考虑自身的需求和目的,而是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人们生产出一个产品是期待它能被卖出去,能够在市场上流通,能够为消费者所喜欢。因为只有商品被卖出去,它的生产者才会获得收益。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一定生产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体现。生产关系不是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包含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每一个环节中存在的诸多关系。换言之,生产关系中,必须有人的存在。

设想一下,你在电商购物节的每一次“剁手”,比如买到了一件衬衫,你就在无形中进入到成百上千的生产关系当中,这种生产关系包括为你提供购物平台的电商,电商中每个独立商铺的运营者,店铺中的客服,店铺里的采购人员,店铺使用的快递公司,运送衣服的货车司机,将衬衫送到你手中的快递小哥,服装厂的老板,服装厂的员工,布匹的销售者、生产者,棉花的种植者、采摘者,等等。假如这棉花是进口的,你可能还支持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这一切就发生在你的一个简单的付款行为中。

不过,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是注意不到这种商品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我们所看到的,是商品的外在形态——这个商品好看不好看,实用不实用;所关心的,是我花了多少钱去购买它,或者说,是节省了多少钱去购买它。

在这样的过程中,商品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被悄无声息地掩盖起来。我们每一次的购物行为,仿佛都简化成了物与物之间、物与金钱之间的交换。换句话说,不再是商品生产者支配商品经济的运作,而是商品经济反过来支配商品生产者。

当商品经济反过来支配商品生产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效应。因为人和人的关系被物和物的关系遮蔽,那么社会对于一件物的评价便直接决定了对拥有此物之人的评价,人们就会形成一种以物的交换价值为导向的价值体系和精神状态。

譬如,在商品拜物教中,一个讲究衣服品质的店主,因为更加看重衣服本身的价值而不愿意采用噱头式的宣传和推广手段,所以反而得不到太多人的关注。相反,一家喜欢采用噱头式营销手段的店铺往往更能得到流量的青睐,获得巨量的点击。在这里,我们看不到衣服真假的区别,只能看到关注度与点击量高低的区别。人们在这种价值导向下,为了获得更多的点赞和更大的流量,就会选择“娱乐至死”的营销方式,甚至放弃了对于专业性与真实性的坚持。

商品拜物教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货币拜物教。人们对货币的崇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拜金主义。拜金主义的核心自然是金钱。那么金钱的本质又是什么?

在马克思看来,金钱是一种最可怕、最有效的理性量化工具,把所有的物品全都圈进了商品的范围内。在金钱出现之前,物与物的交易关系必须用复杂的倍数关系来处理或想象。简单的几件物品之间的关系我们还算得出来,但是几十上百件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很难算清了。算不清楚,就意味着这种关系不能够完全主宰我们对于价值的看法。

但是金钱用一套简单的数字,便解决了所有复杂的比例关系。一件东西一旦成为商品,便立刻取得了以金钱为标示的售价。它和其他商品之间的价格高下、交换关系也变得一目了然。物与物之间的交易比例,一旦被转化成金钱数字关系,就很容易被固定下来。于是,我们就活在将所有东西都看作商品的环境中,也就必然用价格来架构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被价格包围,被价格剥夺了欲望的自主性,纷纷拜倒在金钱,或者说货币的脚下。当我们活在一个任何东西都成了商品的环境中,用代表价格的金钱货币来构建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会感到空虚、迷茫,并失去方向。

马克思用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做金钱的奴仆。我们今天读马克思的论着,就是要提醒自己,不要活在一个只有金钱观和消费欲的世界中。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2217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杂文随笔
易行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