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命运多舛的麻雀

文摘精选《命运多舛的麻雀》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田歌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24】篇文章
日期:2023-09-23|来源:散文选刊|作者:林友侨|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田歌发布文摘精选《命运多舛的麻雀》,内容如下:

21 世纪的天空,鸟是稀罕物,人们对天上飞翔、地上玩耍的鸟类,充满了善意。

数十年前则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候的天空,辽阔而深邃,老鹰高飞,雁群阵阵,抒写着田园牧歌式的诗情画意。可“诗画”下的人吃无干饭,菜缺荤腥,他们除了在地里刨食,不得不向天上、水里觅食。

其时在我的家乡,除了家燕,田野上任何一种鸟,都是人们捕杀的对象。无论是翩翩起舞的白鹭鸶,还是踏着季节脚步列阵掠过蓝天的大雁。常常听到一声枪响,一只大雁就从雁阵里栽了下来,其他的大雁惊慌失措,拼命拍打双翼,哀哀叫唤着,向高空、向远方遁去。

尤其是麻雀,曾与老鼠、苍蝇、蚊子一道,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四害”之一。究其原因,是当时的麻雀实在太多了,不管是山上、田间,还是树林、村庄,到处都有麻雀的身影。它们常常成群结队,数以百计、千计,呼啦啦一片,在农田和村庄之间飞来飞去。水稻灌浆、成熟时,它们“叽叽”叫着,呼朋唤友,迅疾低飞,看中哪一片稻田,就像网一样撒落下去,正弯腰做着美梦的稻穗瞬间惨遭蹂躏,生产队的收成遭受损失,农民的肚子更要吃不饱了。

所以,农民讨厌麻雀。每当水稻成熟期,就在田间地头立稻草人,吓唬吓唬麻雀。有的还给稻草人穿上黑衣服或花衣裳,手上绑个小竹竿,远远看去像真人一样,走夜路的人偶然“相遇”,常会被吓一大跳。有的则用竹棍系上一对小铃铛,在酷夏的热风中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撞击声。这些手段,有一定效果,可终究会被聪明的麻雀识破,稻田还是难免要受损失,毕竟鸟饿了,和人饿了一样,总要找东西吃。就是偷,也要喂饱肚子。

麻雀多到成灾,终于引起众怒。从20世纪50 年代末开始,为了对付麻雀,我国号召城乡统一行动“打麻雀”。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初,刚记事的我还曾见证过一场空前绝后的“赶麻雀”大会战。当时,全村男女老少人人手里拿着能够敲得响的器械,散布在村庄、树林、田间、地头,随着一声哨子响,所有人同时敲响手中的锣鼓、脸盆、铁桶、铁锹、锄头,天地间“轰隆隆”“叮叮咚咚”响成一片,惊得毫无思想准备的麻雀从田野上、从鸟巢中、从树林里全飞上天空。可是麻雀翅膀短,既不习惯高飞,也不耐远飞,飞一阵子,总要找地方落下来歇息。但,苍茫大地哪还有它们立足之处?地与地间,村与村间,县与县间,都是敲锣打鼓的人海。人们就像逢年过节、搞重大喜庆活动一样,个个兴高采烈、挥汗如雨、不知疲倦地敲打着手中器皿。

可怜的麻雀惊起又降落,降落又惊起,如是数回,终于有许多麻雀,累得趴在地上,摊开两只小小的翅膀,无力地拍着地面,“噗噗”,“噗噗”,声音越来越轻,直至动弹不得。人们开心地将它捡起来,当战利品交到生产队里换工分,捉到的麻雀越多,得到的工分就越多。

在与麻雀的战斗中,“好战”的我是一名持续作战的小战士。我不但见证并参与了那场“大会战”,平时还喜欢自发地开展“小组行动”或“单兵作战”。

麻雀是天生的乐天派,整天一副优哉游哉的逍遥样,乐于与人保持有距离的亲近。一到黄昏,散落田间地头觅食的麻雀,会飞回村庄周围的树林集合。它们最喜好栖息的树木是大榕树,因为大榕树树冠大,树叶茂密,麻雀落在上面,和椭圆形的树叶融为一体,让人只闻其声,难觅其踪。麻雀们汇聚树冠,就像在广场上开万人大会,却不见有领导和主持人,所有鸟儿都争先恐后发言,“叽叽喳喳”说着一天的收获,而且没完没了,好不烦人。

有一回我放牛回来,天快黑了,它们还在吵吵闹闹。我悄悄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称手的石子,人还没站直,石子已突然离手,像箭一般又狠又准地往树冠砸去,一只麻雀应声落地,石子却没在了密不透风的树杈里。鸟群四散而去,树林安静了,只有那只倒霉的麻雀被我拎回家拔毛炖汤,吃到肚子里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2071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1 2下页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生活随笔
田歌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