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母亲和她的闺蜜

文摘精选《母亲和她的闺蜜》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堇色格调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20】篇文章
日期:2023-09-23|来源:散文选刊|作者:张燕飞|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堇色格调发布文摘精选《母亲和她的闺蜜》,内容如下:

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母亲带着我回故乡看望她的闺蜜。看到我们,秋姨笑容满面,声音年轻得蹦蹦跳跳的。

秋姨是地主的女儿,嫁给了另一个地主的儿子。母亲是大队支书的女儿,嫁给了根正苗红的父亲,父亲后来也当上了大队支书。两家人同住在一个生产队,隔着一条水渠对门对户,母亲与秋姨就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

入夜,万籁俱寂。整个村里的人都在大地的低空处进入梦乡。母亲和秋姨悄无声息地来到了芦苇荡里,借助手中的竹竿,她们已蹚过了好几条齐脖子深的大港子。随时能灭顶的湖水,浇不灭心中旺盛的捕鱼捞虾之欲望。夜风中的芦苇荡深不可测,或断或续地传来虫声的呜咽。偶尔传来一阵尖锐的声音,让人惊出一身冷汗。湖边水岸,红蓼以清远的姿态蛰伏着。浅水深沟,鱼虾以成堆的姿态被网上来。鱼篓子装不下了,她们就脱下穿着的长裤子,扎紧裤脚口用来装鱼虾。塞成U 字的长裤,挎在脖子上,成了她们今夜的巨型勋章。回程时再蹚水过河,有水蛇从身边急急慌慌地游走,双脚已探不到水底。惊险刺激的场面,早已在母亲的视野里消失,却在秋姨的记忆里清晰地浮现出来。它被时光过滤成散发着情感芬芳的美丽画面,失去了疼痛的感知,像水中迷离恍惚的倒影,在我的眼前拂动。那年代,很多地方都在斗地主、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不准农民饲养家禽家畜。父亲从来不斗地主,只在村里大搞田园规划,建电排,狠抓教育。村与村之间的衔接地带,有几百亩湖田甩亩,被新修的运河直接圈进了我们大队,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运河两岸的公路宽敞,树木成行。村舍人家鸡鸣狗吠,鹅鸭成群。每家都有自留地,地主富农无差别。家家都养猪,上半年养一头猪上交政府卖钱,下半年养一头猪杀了过年。杀了猪的肥肉全部炼油,五花肉抹盐风干后吊在灶头上慢慢熏,留着添喜和待客。坛子里的油渣和猪肠子拌米粉掺剁辣椒封存,不出半个月就会变得香喷喷的。隔三岔五才拿出来打牙祭,十分美味,断断续续可以吃到来年春上。猪肚子与红枣煮糯米饭的味道,幸福着我整个的童年。离开家乡很多年,依然念念不忘。节假日回娘家,不时央求母亲做上一回。我也曾学着做,原材料一样,程序也没弄错,硬是做不出母亲的味道。农民的日子波澜不惊,乏善可陈的一生,在还未降生之前似乎就已命中注定。一旦超出点儿命中注定以外的风吹草动,会造成大队甚至全公社的轰动。秋姨的丈夫聪明能干,做事踏踏实实,对农作物的生长喜欢穷根究底,总能想出增产的好办法。父亲把他派去海南学种高产的杂交水稻,为时半年。出差有补贴,队里记工分。地主的儿子可以去海南学农技,大队部里吵翻了天,有人还告到了公社。公社干部命令父亲换一个贫下中农的子弟去海南学习,父亲据理力争,固执地不为所动。秋姨一个人在家带着几个孩子,白天黑夜,泥一脚水一脚地抢工分,捞鱼虾,苦熬光阴。

秋姨的丈夫学成归来,废寝忘食地推广一年两季的优质杂交水稻。大队的粮食丰收,群众基本上摆脱了饥饿,父亲心情舒畅。公社干部下来蹲点,处理父亲重用地主子女的问题。生产队的粮食大幅度增产,秋姨的丈夫功不可没,只因他是地主的儿子,不但没有受到奖励,反而被公社干部点名批评,直接扣掉了出差期间的工分补贴和基本口粮。父亲竭力相护,顶住层层压力,仍然任命秋姨的丈夫为生产队的农技员。父亲对大队的管理理念是:人人有饭吃,个个有书读。这个在大方向上是对的,无可厚非。公社干部反复讨论,最终还是没有撤掉父亲的职务,只在全公社干部会议上批评了父亲,强行把我们大队的几户地主迁到了其他大队。

改革开放之初,父亲离开家乡成了农民企业家,举家迁往城市。秋姨的子女个个有出息,相继离开了村庄。父母亲老了,故土难离,每年的清明都要回乡祭祖。老宅已物是人非,旁边的水沟还在,长满了茂盛的野草,邻家的鹅笼子横跨在上头。池塘边的树木,已经不是过去孱弱的模样,粗壮了不少,枝叶婆娑。池塘的水面上飘着一层绿油油的水浮莲,底下的根茎还在暗暗地扩张着领域。鱼儿在水中穿梭,时不时地吐出一串串的小气泡儿。回乡的父母,左邻右舍相见甚欢,杀鸡宰鸭好不热闹,偶尔也会在秋姨家住上一晚。秋姨说,有年夏天,她把两张床拼在一起,四个老人并排躺着,悠悠地吹着小风扇,话说当年,彻夜未眠。父亲高兴之余不忘对秋姨说:“乡间空气好,房间里还是要装空调舒服些。”秋姨家的房间装上了空调,儿女们也都是车进车出。父亲却已经不在人间,落叶归根的心愿也没有实现。唯有四季的清风,携带着庄稼的气息,从故乡一路吹过来,在父亲长眠的岛上悄悄地停留。

父亲中风偏瘫,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下,心态乐观,拄拐能走。五年来,走得越来越平稳。可是,父亲一心只想扔掉拐杖,健步如飞。他迷上了医药保健,广告产品,样样都去尝试,劝都劝不住。是药三分毒,岂止毒三分?父亲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走得猝不及防。秋姨老两口都遗憾来不及见父亲最后一面,满脸沉痛与怀念的表情,母亲泪盈于睫。我笃信:善良仁厚的父亲,已活在另一个维度空间,平平安安,身体健康。秋姨的丈夫近几年身体也不好,直肠癌做了三次手术。侧腹部的造瘘口使用了一年多。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护理方法稍有不慎,会造成瘘口周围的皮肤红肿溃烂,气味难闻,细菌的感染直接危及生命。秋姨对丈夫瘘口的日常护理,不怕苦,不怕脏,绝对超过了专业人士的水平。秋姨耐心耐烦的照顾与细心的饮食调理下,丈夫平稳地度过了艰难的病患时光。他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说话时中气十足,但面色略显暗沉。秋姨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母亲和秋姨一生辛劳,养大了儿女,照顾好了丈夫,许多滋味已飘逝在时间的天河中,苦尽甘来。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2074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生活随笔
堇色格调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