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千万别和诗人较劲

文摘精选《千万别和诗人较劲》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初兰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41】篇文章
日期:2023-11-23|来源:视野|作者:罗振宇|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初兰发布文摘精选《千万别和诗人较劲》,内容如下:

一首诗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拿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来举例子,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意思非常明白,用不着我再解释。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暗;“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明。“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动;“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静。这个张力已经非常足。但是还不止于此。

“霜满天”,你不觉得奇怪吗?霜是凝结的,又不是雪,怎么会是满天呢?对,这里写的不是霜,而是那种寒气逼人的感受,所以才叫“霜满天”。所以,第一句看似是写景,其实不是写景。因为“霜满天”这种不合常理的修辞手法,其实已经把人的感受带进去了,这里面已经让你感觉有人了。

紧接着第二句,继续推进。因为有人,有感受,这种感受缓缓苏醒、逐渐落实:“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和渔船的微光,和我这个有愁思的人相伴而眠。这两句里面就有一种暗藏的、演进的张力,就是人的感受的觉醒。那种原先若有若无的感受,被周边的这些物象,“月落”“乌啼”“江枫”“渔火”,渐渐地落实,原来睡在梦乡中只是感觉寒冷,一醒之后才知道是人的愁绪。这也是一种张力。

还有一种张力。这个物象的排布,是从大到小的。“月落”,极大,这是宇宙级的现象。“乌啼”,乌鸦鸣叫在寒霜中,这是天空中的现象。“江枫”,江边的枫树,这已经到了地上了。再一收,“渔火”,那星星点点的一点亮光,更小了。最后三个字,“对愁眠”,一个发愁睡不着的人,这个空间尺度更小,小到一个被窝那么大。所以,这个张力是一个由大到小、逐渐收缩的过程。

这两句铺叙完成,然后,寺院的一声钟声突然来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钟声悠扬当中,当下的极小的一点寒冷孤寂,突然催发成了弥漫时空的身世感怀。整个诗的意境,完全被催发出来。这种逐渐收到极小,然后借着一个外力,突然放到极大的手法,像不像用诗意放了一次焰火?

这首诗这么好,所以传得也远。我少年时,第一次去寒山寺,发现身边有许多日本人,这才知道,原来这首诗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

但是,这都不是今天我要说的重点。我要说的是,什么叫做“一诗一世界”。

首先来看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张继这个人的生平事迹什么样?两个字,不详,生卒年月,家世如何,不知道。如果不是这首《枫桥夜泊》,他可能就永远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面了。这样的人,在诗歌的世界里很多。比如那首号称“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也是各种不详。一个人的生命,是靠一首诗来传世的。

再来看,这首诗历来的一些解释很有意思。有人说,这月亮都落下去了,乌鸦不都睡着了吗?怎么还在叫?所以,这“乌啼”,是一座山,叫乌啼山,在寒山寺附近;再来,“对愁眠”,这“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呢?一个是植物,一个是火光,这怎么对啊?不符合句法啊。可见,这“愁眠”,也一定是个实物,有人就说寒山寺对面的山,就叫愁眠山,否则字义解释不通啊。

这都是不懂诗的人的说法。他们不理解,就算你考证得再严密,就算寒山寺边真有乌啼山,真有愁眠山,那也不是先有山,再有诗,而是先有诗,再有山。是因为这首诗,开辟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才因此命名。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2145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1 2下页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杂文随笔
初兰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