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哲理故事 >慢的效率

哲理故事《慢的效率》

栏目:哲理故事|发布:逍遥行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96】篇文章
日期:2023-08-11|来源:做人与处世|作者:张勇|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逍遥行发布哲理故事《慢的效率》,内容如下:

追求效率,通常都是和快联系在一起的。可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时候,慢反倒更有效率,这种效率来源于质量更高。

“大跃进”时期,朱东润作为复旦中文系主任,被推上讲台作“多快好省”宣言。可是朱先生却牙根紧咬,面色难看,简直跟要上刑场似的,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我原计划五年完成的三本书,现计划三年完成!”话音刚落,台下便是一片哄笑之声:“太慢了!”可是朱先生的倔劲却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步:“不行!不能再少了,最少三年!”这若是被现在日码万字的网络作家看见了,怕是要笑掉大牙的。何必这么倔呢?何必跟效率较劲呢?简直是一根筋!

朱东润一身傲骨,自信满满,在复旦大学是很有名的。据说他曾做学术报告谈传记文学,认为世界上只有三部传记作品是值得一读的。一部是包斯威尔的《约翰逊传》,一部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还有一部就是他自己的《张居正大传》。陈思和在转述这段故事后说:“我很佩服这样的学者,做学问本来就应该有这种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自信。不像现在,中国的学者研究中国学术问题,偏要从外国人或者跑到外国去的中国人那儿找理论依据。”

倘若没有朱先生咬牙切齿地说“最少三年”,恐怕也出不了那么多的传世作品了。朱东润曾希望人们在他死后能说一句“我国传记文学家朱东润死了”,如此足矣。不过,在他逝世后,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朱东润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和书法家。

历史作家汪衍振,花了大半辈子研究晚清三大名臣,耗费21年心血只写了《曾国藩发迹史》《李鸿章发迹史》《左宗棠发迹史》三部历史小说,成为201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作家,并被媒体誉为“中国最笨历史作家”。21年写了70多万字,平均一天100个字。为了彻底搞清楚曾国藩初入官场12年的升迁细节,汪衍振搜阅了近2000万字的珍稀史料。“上穷碧落下黄泉”,用心之苦,用力之深,到了无坚不摧的程度。21年来,汪衍振除了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外,就是埋头查资料、核对史料、读书、写作。有时为了核实一段史实的出处,可以不吃不喝埋头工作,直到天亮。对于“最笨”这个称号,汪衍振表示笑纳:“媒体或读者说我写的是‘龟速,说我是’中国最笨历史作家,我并不生气,反而觉得不错。‘笨是一种态度嘛,不管多聪明的创作者,一旦涉及历史题材,都不敢不笨。我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坐得住板凳。”

陈忠实写《白鹿原》,这部50万字的长篇小说,他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才完成。现在的很多人几天时间就能拼凑个1万字的论文,水平孰高孰低?谁更有效率呢?

不要小瞧了慢。慢,不但把人安全地送到了今天,还贡献了丰厚的遗产。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卫城、意大利的竞技场、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以及中国的都江堰、大雁塔、西安碑林,都是慢的创造。老子骑牛背入函谷关,进终南山,用一生的时光才得出了关于道与德的思考;孔子坐慢得出奇的牛车周游列国,遂有仁之政、礼之用,并在以后为董仲舒所发现,推崇为一种刚健的意识形态;李白和杜甫慕长安而来,怨长安而去,一边慢悠悠地在山川大地上行走着,一边赋诗吟咏着,春润秋爽,风清月白,遂有唐诗之高峰。若李杜及其同道熙熙而来,攘攘而去,那么大唐的气象何存?达·芬奇的绘画、米开朗琪罗的雕刻、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贝多芬的音乐,也无不是漫长时光孕育的。重要的还在于,慢保证了品质,缔造了安全,才使人类生生不息,延绵不衰。

从某种意义上说,慢更能保证效率,甚至最有效率。慢行慢品,才能想得长远,规划周密,不出瑕疵。这种表面上的慢,乃是实际上的快。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zheli/1886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哲理故事标签:启迪故事
逍遥行发布的其他哲理故事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