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躲在屏幕后面的情绪

文摘精选《躲在屏幕后面的情绪》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心有阳光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54】篇文章
日期:2023-09-03|来源:杂文选刊|作者:陈赛|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心有阳光发布文摘精选《躲在屏幕后面的情绪》,内容如下:

今天的网络似乎越来越没地方说理了,人们一言不合就吵架、拉黑、站队。为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在雅典广场与人公开辩论,而他最喜欢的技巧,就是请人们先陈述他们的信念(比如,什么是公正、什么是幸福),然后问他们为什么,何以如此确定。在他的不断提问之下,对方信念的脆弱之处就会暴露出来,说理、讨论的空间也由此而来。在哲学家看来,观点的冲突和交锋是辨别谬误、通往真理的途径。

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人们以为,这是一个公共说理的好地方,人与人之间交流越多,了解越多,就会变得越友善,世界也会因此变得越和谐。但很不幸的是,结果恰恰相反。

有人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技术要负很大的责任。比如,网络的匿名性就是罪魁祸首。当一个人隐藏在面具后面(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又看不到对手的样子(感受不到他人的痛苦),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很容易被释放出来。

我们常常以为网络霸凌者是躲在屏幕后面罪大恶极的恶魔,但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普通人,是我们的邻居、朋友,甚至我们自己。

你可能也听说过“回声室效应”:当你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你会认为这些声音就是事实的全部。“回声室效应”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你听不到不一样的声音,而是你根本不相信它们。当你遇到相反的观点时,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好奇、倾听、理解,而是恐惧、愤怒和敌意。社交网络的设计显然迎合了这种倾向,它鼓励你“拉黑”“取关”“脱粉”,却没有质疑、修复、妥协的选项。

情绪,而非理性,主导了我们在网上的大部分争论。很多研究显示,人们最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就是那些情绪激烈的内容,尤其是道德义愤。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道德义愤的表达常常是双向的。一个人在谴责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宣示自己的美德、智慧和忠诚。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表达道德义愤时,你需要计算一下成本和收益,而社交媒体将这件事的成本降低为零,将收益调至最高。这符合互联网注意力经济的内在需求——最大限度地攫取你的注意力。

现在,你多少能理解,为什么人们总是在网上吵架了。这些争吵里充满了偏见、盲区、自说自话,缺乏信任、反思和说理的空间。在这种环境之下,不仅讨论变得很艰难,连真相本身也变得不再重要。美国学者拉尔夫·凯斯说,“后真相时代”创造了一个道德的昏暗地带。在那里,撒谎所附带的耻辱感消失了,谎言可以不受惩罚地被说出来。这导致了谣言、假新闻和阴谋论的产生,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疯传,为虚假现实提供动力。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面对冲突的方式:要么战斗,要么逃跑。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表现,正是这两种古老策略的现代版本:要么激烈地争吵,要么陷入沉默。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元的互联网世界里,这两种策略都不明智。一起毁灭是很容易的,而和平共处需要智力、同情和耐心,需要我们学习如何辩论、说理、妥协,而不是埋头吵架。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1962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社会生活
心有阳光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