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大全_成人睡前故事_文摘精选_故事文摘杂志在线阅读-故事者网站
故事、文摘投稿
当前位置:故事者 > 文摘精选 >木瓜记事

文摘精选《木瓜记事》

栏目:文摘精选|发布:酷皮豆豆 已在故事者网站发布【54】篇文章
日期:2024-01-31|来源:金山|作者:张韵秋|阅读:手机阅读

感谢酷皮豆豆发布文摘精选《木瓜记事》,内容如下:

大约是父亲把门口的那片荒山开垦出来,栽上宣木瓜树的第五个年头。

那一年,雨水特别好,暖风过耳之际,木瓜花沉沉的香气便一天天浓郁起来。木瓜树正值壮龄,父亲一有闲便把猪笼厕粪挑过来,倒在木瓜树兜上。沤上肥的木瓜树日渐粗壮,褐红色的树干油亮光洁,蓬勃遒劲,丛生交错后再伸向各自的天空,人若进园子,需躬身才行。于是,木瓜树们在犹疑着挂了几年果后,那一年,一下子变得丰饶起来。

丰收的景象在小暑前后逐渐凸显。那时节,木瓜经历盛花、坐果、膨大期后,在盛夏高温的加持下,已开始成熟,变得圆润光洁,青里透红,沉甸甸地吊在枝头。一家人的心都随着木瓜一天天临近采摘而轻盈起来,整天沉于劳作、不苟言笑的父亲,那些天脸上的颜色也和缓许多,在饭桌上,竟会主动同我们姐弟开一些小玩笑。母亲能看出他的心思,故意问他:“今年的木瓜能下多少担?”他伸出筷子,夹起一根酸豆角,嘴巴凑近蓝边碗,吸溜起一大口锅巴粥,才鼓起腮帮子慢条斯理地回答:“怕是有二十担啰!”

二十担,依父亲的力气,相当于两千斤了。

酷暑,烈日蒸腾大地,木瓜一天天长大,散发出好闻的木木的香气。有月亮的夜晚,我们躺在院子里的凉床上。院墙低矮,那香气轻易就翻过墙来,随风在院子里荡来荡去,荡进每一个人的鼻息,大家都心领神会,安心享受着那样的时刻。我们会趁机向母亲提出一些平日不敢提的诉求:“姆妈,我的裤子短了,同学们都笑话我是吊八寸呢,再给我扯一条呗?”

母亲摇着蒲葵扇,回答得少有的脆嘣:“扯,扯,等木瓜卖了,就给你们仨一人扯一件新衣裳。”

入伏前后,木瓜叶子已耗尽养分,由春天的嫩绿转为墨绿,叶片也涩卷起来,放眼望过去,满园都是实实在在的果实,这是我们的先祖传给子孙的财富,是生活额外的恩赐,也是一笔不小的可补贴家用的收入。每每看到那些硕大的木瓜,心里的欢愉便如春风拂过密实的春草,旺盛地生长着。

不过,把枝头的鲜木瓜变成新衣,变成油盐酱醋,还有相当繁多的工序。小镇上,刘二,胖胖的中医,只有他开了唯一一家药材收购店。山里珍稀的药材很多,春夏秋冬都有,但像覆盆子、竹叶花、知了花那样的植物和菌生物,都是野生的,只要你肯上山寻觅,捡拾回来,就能卖给他。但是木瓜不一样。把一个硕大的鲜果变成品质上好的木瓜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木瓜质地坚硬,果肉酸涩,切开以后,需在高温酷暑的环境里,日晒夜露半个月以上,才可制成药用木瓜干。

品质好的木瓜干呈枣红色,坚硬如铁,气味沉郁,细嗅,有着檀木的香气,且籽实粒粒清爽,皮瓤没有因潮发霉、发黑,这样的木瓜,才当得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的记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

刘二一双小眼睛贼亮,镶嵌在他发面馒头一样白胖的脸上,一布袋里就算只有一二只发霉的木瓜,他也侧弯下臃肿的腰,仰起脸,一手抓住袋口,一手抄入布袋深处,准确无误地把它们捏出来。“这货我没办法收,你挑回去吧。”卖木瓜的如果低声下气地辩解几句,他会从嗓子眼里挤出这么一句话,虽然声音轻细如蚊子,却极具威慑力。

然后,刘二将手伸向下一个人的布袋。

要知道,一家人追星赶月十几里山路,肩膀上被扁担磨出的血痕还在隐隐作痛,怎么可以再挑回去呢?那一担鼓囊的白布口袋被晾在一边,委屈又无奈。因为没有第二个选择,主人只好在刘二转一圈后,再抓住时机央求一遍:“要不你再仔细看看?不行就折些秤?”

“货不利索调不出去啊,又不能当饭吃。”刘二嘴巴这样说,手还是伸向了布袋。“倒出来挑挑吧,可不能一粒老鼠屎坏了老子一锅粥。”那人喜不自胜,连忙拖只空匾,把木瓜倒出来挑拣。旁人也为他松了一口气。

刘二确实有刘二的难处,偌大的山乡,山民们的山货全仰仗他在外面打开销路,倘若哪一路货出了问题,他的供应就会受阻。有一年,因为特大暴雨,洪水中断了宣城多处交通,他收的干木瓜没有及时调给外地药商,全部受潮发霉,他为此愁白了头发。第二年,他早早放话,不收木瓜了。结果我们家老木瓜林的木瓜,那一年都没有卖出去。好在老木瓜树挂果不多,干木瓜也就晒了几十斤,只好扎紧布袋口,晃晃悠悠悬于屋梁之上。

在故乡,荒地丘壑,灌木丛生,几十上百物种,大多都活得很自我,与人类无关。只有木瓜,与一些极少的,人类可识其性的草木,世世代代荫庇着山民。乡人都知道,木瓜有很神奇的药效,一碗淡红的热木瓜汤喝下去,便会大汗淋漓,舒筋活络,浑身通泰。小孩子脾胃虚弱,又常常有积食、腹胀之疾,对于这些小毛病,那位嗓门很大、剪着运动头的女赤脚医生一般是不会洗脚上门的。家里常备的只有一些晒干的草药,枣红的干木瓜便是其中珍贵的一味。那一袋没有卖掉的木瓜,就成了“镇宅”之宝,母亲动辄取些煎煨,仿佛可医百疾。也有邻村种田人家的妇人,遇上家人“不好过”(生病)了,小心翼翼来讨要。母亲便善心大发,总是很大方地搬过木梯,爬上屋顶解下布袋,给来人捧上一大捧,叮嘱她煎煮的方法:七片木瓜,兑两大碗清水,炭火煨个几开,放点红糖,趁热喝……来人菜色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千恩万谢,过几天,还不忘送几只鸡蛋来。

本文地址:http://www.gushizhe.com/wenzhai/2293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1 2下页
阅读相关文摘精选标签:散文随笔
酷皮豆豆发布的其他文摘精选更多
网友点评(0 条评论)
验证码:
故事者网站是故事、文摘阅读平台,免费提供多种国内广受好评的经典故事期刊、文摘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均为网友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4 Gushizhe.Com 故事者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1 网站地图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故事者网站E-mail:325794#qq.com(#改为@)